崔克自行车官网旗舰店闪电档次高还是土拨鼠梅花辐轮王捷安特品牌
自行车行业自诞生起,已历经两个多世纪的漫长历程。在这段悠久的历史进程中,传统自行车领域历经诸多艰难险阻,逐步筑牢坚实的技...
文 字 | 陈飞翔
设 计 | 小宇宙
刚刚复工,新年的慵懒还未完全褪尽,中国汽车市场又迎来了一波锣鼓喧天的吵闹。
那边高合汽车大厦将倾,众说纷纭;这边价格战再次打响,比亚迪领衔降价。世人的悲欢不尽相同,但殊途同归的是中国汽车市场的疯狂内卷正如约而至。
2月19日,秦PLUS、驱逐舰05两款插混车型,以“荣耀版”为后缀名改款上市,并且上市价格将低于纯电版车型,比亚迪以“电比油低”的口号打响了龙年春节后车市价格战的“第一枪”。
去年借着特斯拉引发的价格战浪潮上市的秦PLUS 冠军版,就以9.98万元的价格,狠狠的促进了一波销量,年底的限时降价更是助力比亚迪最后时刻完成年度销量目标。
比亚迪今年开年更是将秦PLUS 荣耀版的售价再次进行调整,以最低7.98万元的价格再度强势吸引着中国汽车用户的目光,更别提还有加量的配置,以“电比油低”的口号再次出圈。
随后跟进比亚迪降价的车企和品牌同样不在少数,五菱宏光、长安启源、哪吒汽车等车企或品牌都先后发布消息表示跟进降价,更有甚者亮出了比7.98万元更低的价格。
价格战再次打响,众车企显然并不会像去年一样显得措手不及,诸多主机厂都迅速做出反应,无论是海报还是价格优惠都做到了及时跟进。
只是无论是跟紧行业领袖也好,还是准备充分希望大干一场也罢,从目前的形势来看,出圈的红利被比亚迪尽收囊中,而这应该也是比亚迪营销部门希望达到的效果。
随着新能源汽车的市场渗透率快速提升,以及电池、造车成本下降,新能源汽车拥有了更多的利润空间,终端降价早已成为屡见不鲜的存在,以走量的方式来降低生产成本的案例也早已并非个例。
而在经济大环境并不理想的情况之下,大幅降价促销或许是最行之有效激活市场的手段了。
相似的降价狂潮再次袭来。去年差不多的此时,王传福曾说过:“在中国汽车市场10到20万元的价格带内,比亚迪有产品定价权,但我不想搞得大家很难受,别人都没活路。”
不可否认,比亚迪的巨大影响力与市场号召力,让合资燃油车企也心生敬畏。车企的活路从来都应该是自己掌握的,比亚迪同样不希望将主动权拱手让人。
值得一提的是,比亚迪秦系列降价并非因为卖得不好,而是被比亚迪寄望于卖得更好。根据相关数据显示,比亚迪2023年度销量达到48.2145万辆,超过了日产轩逸和大众朗逸这两位家轿市场的传统“霸主”,冠军版成为了名副其实的冠军。
此时此景,旧时旧景,所遇境况已经完全不同,比亚迪在2023年完成了300万的年度销量目标,而2024年的销量目标被定在了450万,50%的销量增长对于如此基数的比亚迪来说也并不容易。
破局的方法千万种,希望成功当然要选择最有效果的方法了,开年的重磅炸弹,震耳欲聋。
价格在某种程度上预示着供需关系的变化,降本增效成为合理突破手段。中国汽车市场,尤其是新能源汽车市场,正在从时代的红利期向品牌期转型,以品牌为新能源汽车主导优势的格局正在形成。
并且比亚迪秦系列是去年三款轿车“爆款”中唯一的正增长的存在,想要完成销量的进一步增长,抢夺两位竞争对手的优势市场在所难免。
如今,合资油车经过多年口碑积淀,在部分地区,保有着与比亚迪同等的竞争力,同样的价格区间,稳定耐用的合资燃油车成为“无脑的选择”。当一二线城市市场接近饱和,三四线市场格局尚未完全定型,比亚迪的市场布局策略将借以价格优势为突破口来破局。
以更低的价格、更优秀的品质,才有可能打破10万元区间轿车用户的潜在认知,从而产生更强烈的购买欲望,这将是比亚迪秦系列在今年能够更进一步的关键之所在。
而驱逐舰05此次更新的荣耀版,更可能的是因为此前的销量表现不佳,并且是作为海洋系列中的秦PLUS相像款,自然也得降价来保有自己的竞争力,后面的汉唐荣耀版也已准备就绪,值得期待更大的惊喜。
比亚迪的产品布局并不令人感到意外,而价格的下降决策也在合情合理之中,保持着彼此序列中的竞争关系,而比亚迪乘势而上、一鼓作气的态度也正以惊人的速度在刺激着中国汽车市场再一次竞争。
从营销策略来讲,比亚迪先声夺人的气势已经达到,并且比亚迪的目的是清晰的、明确的,降价从来不是简单的降价,其背后是比亚迪的正确决策、先进技术、优秀的营销等等,后续跟进再多家车企,也远达不到如此的效果了。
这一场先发制人的汽车营销大战,最终的赢家自不必多说,比亚迪线下门店的人山人海已经给出了答案。而根据比亚迪官方微博给出的数据显示,比亚迪秦PLUS荣耀版上市首周订单23590台,的确可以说是“荣耀出击,势不可挡”了。
结语
毫无疑问,2024年的竞争将更加的白热化,开年比亚迪的重磅一击给了中国汽车市场相当的震撼。价格战的当下,机遇与挑战并存,身为强者的比亚迪,对于中国汽车这片红海市场显然有着更大的企图心。
而红海在2024年或许将变成一片“血海”。中国汽车企业将在价格、产品、服务、流量等多维度开展全面竞争,当中国新能源品牌效应刻入用户心中,不能居安思危的企业终将被淘汰出局。
当前非电脑浏览器正常宽度,请使用移动设备访问本站!